抱卵蟹的抱卵量随个体性腺发育状态和大小而异,一般50克以下的个体为数万粒,100 -150克个体20-50万粒;200克以上个体可高达50-100万粒。不同个体的粒大小基本一致,相对怀卵量约4500粒/克体重,平均每克卵块约39580粒卵左右。河蟹交配产卵后产出的卵有内外两层卵膜,内层为卵黄膜,外层为卵巢分泌的次级卵膜,经生殖孔排出体外时带有粒性粘附在河蟹腹肢内肢的着卵刚毛上,然后经旋转拉长成不规则长度的卵柄,使卵牢固粘附在刚毛上,直到完成胚胎发育孵出蚤状幼体.
抱卵蟹由于腹部已附着大量卵粒,腹部张开,行动不便,特别是一些发育好的河蟹更为不便,反而一些发育差的抱卵少较为轻松。抱卵蟹在此阶段,成熟卵已产出,性腺继续发育准备再一次抱卵。如果抱卵蟹培育好,能顺利将所抱卵孵化,孵化后,便可再一次抱卵,否则易在抱卵期间,特别是临近孵化前死亡,且死亡的往往是抱卵量大的抱卵蟹。抱卵蟹的培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:
极速pk10(1)加强饵料管理:抱卵蟹体内积累的能量随抱卵时间推移越到后期消耗越大,需要补充营养。饵料管理极为重要。首先,保证其充足的摄饵量,在投喂饵料时经常更换饵料种类避免产生怨食造成饥饿状态,挖卵自食。其次,保证饵料的质量,如投喂配合饵料时注意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的添加量。
(2)加强水质管理:水质管理是抱卵蟹培育中最关键的环节,要使其胚胎发育顺利进行必须保持水质稳定。避免经常性的抽干水检查,和一次性的大量换水,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少量加水调节。为了避免培育池水质恶化,应控制抱卵蟹的放养密度,每平方米放3-5只,饵料投喂应适量,未摄食完的饵料应从池中检出,使每四天换水量1/4左右,池水能有充足氧气和无有机物污染败坏水质现象。同时要注意避免培育池水渗漏稀释池中半咸水。